社会:过元宵
活动目标:
1、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
2、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。
3、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,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。活动准备:
1、“元宵节的来历”视频 ;
2、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;
3 、彩泥每个幼儿一份;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部分
①、今天啊,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,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?
2、基本部分
①、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?她们过的是什么节? 他们是怎样过节的? 都有什么活动?
②、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,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③、猜灯谜: “白白胖胖,圆圆溜溜.甜甜五脏,装中间.吃在嘴里,又软又黏 ”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,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(汤圆)。“什么花天上开?天上开了花,人人笑哈哈。”(烟花) “一个南瓜,两头儿空,肚里开花放光明,。有瓜没叶儿,高高挂,照得面前一片红。”(灯笼) “元宵佳节就有它,谜语往它身上藏。”(花灯)“正月十五,全家聚,圆桌坐来,圆着吃。”(团圆饭)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,叫什么饭?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,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,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。
3、做汤圆
①、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,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圆。让幼儿自己动手做,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。
特色:元宵灯会
活动目标:
1、乐于参与游戏,体验“元宵灯会”游戏活动的乐趣。
2、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。
3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,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。
活动准备:
1、经验准备: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、图片。
2、打击乐器(大鼓、小鼓、吊镲、鼓棒)、呼啦圈、打棒、故事挂图等。
活动过程:
1、故事引导
①、“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,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。哇!好多灯笼啊!有龙灯、金鱼灯笼、火箭灯笼等,宝宝看得眼花缭乱。”
2、习俗活动:
①、认识元宵节和花灯
②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?哦,原来是过元宵节啦!元宵节又称“上元节”或“灯节”,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。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,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。元宵节的夜晚,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,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……
3、肢体花灯造型
①、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?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?
②、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?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?
③、老师敲鼓(可尝试放音乐),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。 ④、幼儿听音律动,创编单人、双人或多人一组,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。
4、感应拍子和重音
①、欣赏中国民间音乐(元宵灯会)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,还有一首好听音乐,我们一起听听《元宵灯会》。
②、肢体乐器,听音乐的拍子:拍腿(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,拍头,肩,脸等) 重音时拍地板。
③、欣赏后提问: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?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?
④、引导幼儿认识重音:和前面的音不一样,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,叫重音。 ⑤、配乐演奏
班级特色 闹元宵
活动目的:
1、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。
2、欣赏花灯,感受花灯的美。
3、愿意参加活动,感受节日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经验准备: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。
物质准备: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,谜语若干, PPT课件制作
活动过程:
1、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主要活动。
2、引导幼儿参观灯展,说一说:最喜欢那盏花灯?为什么?花灯美在哪儿?
3、欣赏儿歌《做彩灯,闹元宵》
4、猜灯谜。
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,教师读谜面,幼儿来猜。
小结: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,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,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、猜灯谜,还要品一种美食-------元宵。
儿歌:做彩灯,闹元宵
好姥姥,手儿巧。
做彩灯,闹元宵。
西瓜灯,小兔灯,
金龙戏珠云里飘。
八戒灯,给宝宝。
悟空灯,给娇娇。
宝宝乐,娇娇笑。
一同敬礼谢谢姥姥。
评论